时间: 2025-04-29 08: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7:46
词汇“幸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书面化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幸致”进行深入分析:
“幸致”的字面意思是指幸运地达到或实现某种状态或结果。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好的结果或成就,是由于幸运或偶然因素而实现的。
“幸致”由“幸”和“致”两个字组成。“幸”字有幸运、幸福的含义,“致”字有达到、实现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幸致”可能用来描述某种幸运的实现或达成。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幸致”可以看作是“天时”的一种体现,即某种幸运的时机或条件。
“幸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意外的好运和成功的喜悦。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某次重要的面试或考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可以说这是“幸致”的结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幸致”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意外:
春风不识路,幸致花开满园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幸运场景的画面,如一个人在雨后彩虹下微笑;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愉悦的旋律,来表达“幸致”带来的喜悦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rendipity”,意指意外发现珍奇事物的才能或运气。
“幸致”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它强调了幸运和偶然在人生中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致,送诣也。 、 《易·象下传》-君子以致命遂志。 、 《诗·卫风·竹竿》-远莫致之。 、 《诗·卫风·聘礼》-卿致馆。 、 《仪礼·曾子问》-殷人既葬而致事。 、 《荀子·解蔽》-远方莫不致其珍。 、 《史记·李将军列传》-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致敬亭于幕府。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致电上海。
【组词】
致聘
招引;招致。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致天下之士。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 、 《三国志·诸葛亮传》-不可屈致。 、 《三国演义》-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 、 清·袁枚《祭妹文》-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 、 《明史》-致此疾困。
【组词】
导致、 致病;致残;致人、 致士、 致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