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00
词汇“幼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幼君”字面意思是指年幼的君主或王子。在古代,这个词可能用来指代尚未成年或刚刚即位的君主。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幼君”可能出现在描述年幼君主即位、治理国家或面临政治挑战的语境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或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幼君”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幼”表示年幼,“君”指君主或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幼君即位可能意味着国家政治的不稳定,因为年幼的君主需要依赖辅政大臣或摄政王来治理国家。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
提到“幼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年幼无助、需要保护的形象,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变迁和权力斗争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历史学*或文化讨论中,帮助理解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幼君登基,星辰为之闪耀,岁月见证他的成长。”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和古典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君”在古代社会中的形象和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年轻的国王”或“未成年的君主”,但具体用法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幼君”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对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深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