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7:58
“河斜月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月亮斜挂在天边,河面上的月光逐渐消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色,尤其是黎明前的宁静和美丽。
在文学作品中,“河斜月落”常被用来描绘夜晚的静谧和即将到来的黎明,营造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色或表达情感时,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在专业领域,如摄影或绘画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指导创作特定的夜景作品。
同义词:月落星沉、夜深人静 反义词:日出东方、晨光熹微
同义词“月落星沉”同样描绘夜晚的结束,而“夜深人静”则强调夜晚的宁静。反义词“日出东方”和“晨光熹微”则描述的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河斜月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夜晚美景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的象征意义。河斜月落的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静谧和即将到来的黎明,以及人生中的某些转折时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河边散步时,看到了河斜月落的景象,那一刻的宁静和美丽让我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河斜月落夜未央,星光点点映波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河边夜景图,月亮斜挂在天边,河面上的月光逐渐消失。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虫鸣和远处的水流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on setting over the river”,但这种表达缺乏汉语成语的诗意和韵味。
“河斜月落”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学素养。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斜】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舀出。
【引证】
《说文》-斜,抒也。
【组词】
斜酒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