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22:27
壁垒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于防御的墙壁或障碍物,通常用来保护或隔离某个区域。在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任何形式的障碍或限制,阻止或阻碍某事物的发展或进步。
在文学中,“壁垒”常用来比喻心理或情感上的障碍,如“心中的壁垒”。在口语中,它可以指实际的物理障碍,如“贸易壁垒”。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它特指国家间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置的贸易限制,如“关税壁垒”。
同义词:障碍、阻碍、隔阂、藩篱 反义词:桥梁、通道、连接、融合
同义词中,“障碍”和“阻碍”更侧重于物理或实际的阻挡,而“隔阂”和“藩篱”则更多用于比喻心理或情感上的隔离。反义词则强调连接和沟通。
“壁垒”一词源自古代军事防御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障碍。在现代汉语中,它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从物理障碍到心理障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壁垒”常与保护主义政策相关,如贸易壁垒,这反映了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和保护本国利益的策略。
“壁垒”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阻碍和困难。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坚固的城墙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壁垒,这需要通过沟通和理解来克服。
在诗歌中,可以将“壁垒”比喻为内心的挣扎:
心中的壁垒,坚不可摧, 却在爱的光芒下,渐渐消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堡或城墙,带来一种历史和坚固的感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城墙的声音,或是战争中的号角声。
在英语中,“barrier”和“fortress”可以对应“壁垒”,前者更侧重于障碍,后者则强调防御设施。
“壁垒”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物理障碍,也广泛用于比喻心理和情感上的阻碍。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形式的障碍,并激发深刻的情感和联想。
1.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