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5:00
平原:指地势平坦、起伏不大的大面积陆地,通常由河流冲积、风力堆积或海洋退缩形成。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平”和“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山海经》中已有对平原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原的概念逐渐丰富,成为地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术语。
在**文化中,平原往往与农业文明紧密相关,如黄河流域的华北平原孕育了中华文明。平原地区的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平原给人以开阔、宁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丰收的田野、悠闲的牧歌。在情感上,平原往往象征着安定和富饶。
在我小时候,家乡的平原是我和朋友们嬉戏的地方,那里有金黄的麦田和清澈的小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诗歌:
平原上,风轻轻吹过,
麦浪翻滚,如海波澜。
牧歌悠扬,牛羊成群,
这里是宁静的家园。
在英语中,“plain”对应“平原”,在德语中,“Ebene”也有相似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平原都象征着广阔和宁静,但在具体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异。
平原作为一个地理学术语,不仅描述了地形的特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平原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丰富语言的表达力。通过对平原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和深远影响。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