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40
坚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坚定不移地忍受困难或痛苦,不屈不挠。它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决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
坚忍一词源自拉丁语“patientia”,意为耐心或忍受。在中世纪英语中,它演变为“patience”,后来在现代英语中,“patience”和“perseverance”成为其近义词。
在许多文化中,坚忍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如日本的“忍”文化和**的“忍辱负重”思想。
坚忍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坚强、不屈不挠的形象,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它激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坚忍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例如在职业发展或个人关系中。
诗歌:
在风暴的中心,我坚忍不拔,
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坚忍可以联想到高山、岩石等坚固的自然元素,以及激励人心的音乐,如史诗电影的配乐。
在不同文化中,坚忍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坚忍常与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强调集体和谐和内在修养。
坚忍是一个强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面对困难的态度,也是一种激励人们前进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坚忍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1.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
2.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