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1:29
“没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一个人”或“没有任何人”。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场景、**或状态中缺乏人的存在。
“没人”作为一个简单的否定词组,其词源较为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它由“没”(表示否定)和“人”(表示人类)组成,直译为“没有人”。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没人”可能带有特定的情感色彩。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没人”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寻常或不受欢迎的状态。
“没人”常常引发孤独、寂静或空旷的情感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荒凉的场景,或是某种被遗忘或忽视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没人”可能与某些特定的记忆或情境相关联。例如,一个人可能在某个偏远的山区徒步时体验到“没人”的感觉,这种体验可能既令人兴奋又带有一丝恐惧。
在诗歌中,“没人”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深邃的意境:
夜深了,
街道上没人,
只有月光,
静静地洒在空无一人的长椅上。
结合图片,“没人”可能让人联想到空旷的街道、废弃的建筑物或静谧的自然景观。听觉上,它可能与寂静无声的环境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没人”可以对应为“no one”或“nobody”。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和“没人”在汉语中的使用相似,都用来表示缺乏人的存在。
“没人”作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客观的状态,还常常引发深层的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没人”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意图至关重要。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