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7:20
“寒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寒冷的房间或住所。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一个缺乏供暖或保温设施,导致居住环境温度较低的房间或房屋。
在文学作品中,“寒房”可能被用来象征贫困、孤独或凄凉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个冷冰冰的房间。在建筑或家居装修的专业领域,“寒房”可能指的是需要额外保温措施的房间。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寒舍”带有一定的谦逊和自嘲的意味,而“冷室”则更偏向于描述物理状态。
“寒房”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寒”和“房”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寒冷和房间。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寒房”可能与贫困和节俭的生活态度相关联。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寒房”更多地被视为需要改善的生活条件。
“寒房”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夜、孤独的身影和缺乏温暖的生活环境。
在个人经历中,“寒房”可能与童年时期的记忆相关,比如在冬天里,家中某个房间因为供暖不足而异常寒冷。
在诗歌中,“寒房”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
寒房寂寂,月影婆娑, 一盏孤灯,照不尽的寂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破旧的房间,窗户漏风,床上只有单*的被褥。听觉上,可能是风声呼啸,或是远处传来的狗吠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d room”或“chilly room”,但在文化内涵上可能没有“寒房”那么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寒房”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的状态,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特定的情感和环境。
1.
【寒】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寒,冻也。 、 《列子·汤问》注-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 《易·说卦》-乾为寒。 、 《左传·哀公十二年》-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 、 《左传·昭公四年》-以享司寒。 、 《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寒风。 、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庄子·德充符》-饥渴寒暑,是事之变。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寒肃、 寒悄、 寒衾、 寒噤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