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7:06
勤政:字面意思是指官员或政府工作人员勤奋地履行职责,积极为人民服务。基本含义是指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效率,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处理和改进。
勤政一词源于汉语,由“勤”和“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勤政是儒家思想中对官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官员应当勤勉于政务,为民谋福。随着时间的推移,勤政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工作勤奋,还包括了效率、创新和为民服务的理念。
在**传统文化中,勤政是官员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勤政被视为政府官员的基本职业道德,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勤政的理念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相契合。
勤政一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责任心强、工作勤奋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效和质量,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勤政的概念可以激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论是作为员工、学生还是家庭成员,都应该勤勉工作,积极贡献。
在诗歌中,可以将勤政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春日勤政似花开,不负韶华不负民”。
勤政可以联想到官员忙碌工作的画面,或是清晨政府大楼灯火通明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办公室里键盘敲击的声音,或是会议室中讨论政策的对话。
在英语中,勤政可以对应到“diligent administration”或“efficient govern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官员或政府的高效和勤奋。
勤政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官员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期待。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勤政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价和参与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