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09
“半上落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半途而废,未能完成”。它形容做事不彻底,没有坚持到底,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毅力、不能坚持到底的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轻易放弃。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它可能用来强调坚持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未能完成或坚持到底的行为。反义词则强调持续努力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半上落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做事要有始有终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批评不坚持行为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坚持和毅力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半上落下”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能坚持到底的行为,强调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失败和未完成。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缺乏毅力而未能实现目标的遗憾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半上落下而未能完成的项目,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坚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梦想如星辰,半上落下,终成遗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攀登山峰时中途放弃的情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未完成的乐曲,留下无尽的遗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eave something half done”或“not see something through”,都表达了未能完成的意思。
“半上落下”这个成语强调了坚持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有始有终,不要轻易放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坚持的价值和意义。
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