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0:20
“岛夷”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居住在岛屿上的原始或未开化的人。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有时被用来指代居住在东南沿海岛屿上的民族,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文化落后或未开化的群体。
在文学作品中,“岛夷”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遥远、神秘或原始的地方和其居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用来指代那些被认为是野蛮或未开化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人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区的民族特征。
同义词“野人”和“蛮族”同样带有贬义,而反义词“文明人”和“开化民族”则强调了文化和教育的进步。
“岛夷”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岛”指岛屿,“夷”在古代汉语中有时指代外族或未开化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历史文献中仍然可以看到其痕迹。
在**古代,“岛夷”这个词汇反映了当时对周边民族的一种文化优越感。这种用法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对“他者”的刻板印象。
“岛夷”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种对原始、野性和未知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一种对遥远岛屿和其居民的好奇心,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对这些民族的偏见和歧视。
在我的学*中,我曾在一本古代历史书中读到关于“岛夷”的描述,这让我对古代**的对外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岛夷”:
在遥远的海岛上,
岛夷的歌声飘荡,
原始的旋律,
穿越了时间的海洋。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遥远的岛屿,岛上的居民在海边唱歌,海浪拍打着岸边。这样的场景可能与“岛夷”这个词汇相关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民族,如“野人”或“原始部落”。
“岛夷”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对外族的看法。在现代,这个词汇的使用应更加谨慎,避免带有歧视和偏见。了解这个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
1.
【岛】
(形声。从山,鸟声。本义:江、湖、海洋中被水所包围而比大陆要小的一片陆地) 同本义。
字省作“岛”。
【引证】
《史记·田儋传》。集解引韦昭:“海中山曰岛。”-入海居岛中。 、 曹操《步出夏门行》-山岛竦峙。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海之区。
【组词】
岛峙、 岛夷
2.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