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4:01
“临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面对机会或情况时采取行动。它通常用来描述在特定时刻或情境下迅速做出决策或反应的能力。
在文学中,“临机”可能用来形容主角在关键时刻的机智和果断,如“他在危急关头临机应变,成功脱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来赞扬某人的反应速度,例如“他临机反应真快,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军事或商业策略中,“临机”强调的是灵活性和适应性。
“临机”一词源自汉语,由“临”和“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临”有面对、接近的意思,“机”则指机会或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在特定情境下的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
在文化中,“临机”强调的是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保持灵活和适应性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的历史和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在道家和兵家的思想中。
“临机”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做出明智决策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过需要临机应变的情况。当时,我们的计划突然改变,我迅速调整策略,帮助团队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临机”:
在风暴的边缘,他临机而动,
如同猎豹在草原上追逐猎物。
每一次跳跃,都是对命运的挑战,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路。
“临机”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快速移动的画面,如**员在赛场上的瞬间决策,或是指挥官在战场上的果断指挥。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结合,强调情境的紧迫性。
在英语中,“临机”可以对应到“improvise”或“adapt on the fly”这样的词汇,强调在无准备情况下的即兴反应和适应能力。
“临机”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能力,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应对挑战的态度。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在面对变化时的反应和决策。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