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1:28
由于“挠坏”这个词汇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且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我将基于其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探讨。
“挠坏”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挠(即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轻轻刮擦)的方式导致物体或皮肤受损或破坏。
在日常口语中,“挠坏”可能用来描述某人无意中用指甲刮伤了皮肤,或者宠物用爪子抓坏了家具等情况。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种轻微但令人不快的行为导致的破坏。
由于“挠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通常,“挠”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刮擦的意思,而“坏”字则表示损坏或破坏。
在某些文化中,皮肤被挠坏可能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尤其是在婚礼或其他重要仪式上。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轻微的不适或担忧,因为它涉及到破坏和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提醒孩子不要用指甲挠皮肤,以免挠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挠坏”来比喻某种轻微但令人不快的影响,如“时间的指尖轻轻挠坏了青春的面庞”。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皮肤上的红痕或家具上的抓痕。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指甲刮过表面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这种轻微的破坏行为。
“挠坏”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简洁地描述了一种轻微的破坏行为,适用于多种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挠】
(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挠,扰也。 、 《国语·吴语》。韦昭注:“挠,扰也。”-挠乱百度。 、 《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注:“挠,扰也。”-挠乱国家,几危社稷。 、 《韩非子·八经》-民以法难犯上,而上以法挠慈仁。 、 《汉书·晁错传》-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 宋·苏轼《教战守》-挠以军法。
【组词】
挠乱、 挠滑、 挠正、 挠动
2.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