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33
“掩抑”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遮盖或压抑来控制或隐藏某些事物。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来抑制或掩盖真实的情况、情感或意图。
在文学中,“掩抑”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掩抑情感、掩抑真相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人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掩抑”可能指代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个体无意识地抑制不愉快的记忆或冲动。
同义词中,“掩盖”更侧重于物理或表面的遮盖,而“掩抑”则更强调内心的抑制和控制。反义词则表示相反的行为,即公开或揭示隐藏的事物。
“掩抑”由“掩”和“抑”两个字组成。“掩”字古已有之,意为遮盖;“抑”字则有抑制、压制的意思。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掩抑”这个词汇,其含义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明确。
在**传统文化中,“掩抑”常常与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掩抑被视为一种礼貌和智慧,尤其是在表达不满或批评时。
“掩抑”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得不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人,以及他们在内心深处可能经历的挣扎和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掩抑自己真实情感的情况,比如在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掩抑我的悲伤,以便更好地照顾家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掩抑”:
在夜的深渊,我掩抑着泪光,
星辰窥见,却无声地流淌。
心中的火焰,掩抑在冰冷的石墙,
等待黎明,破晓的光芒。
视觉上,“掩抑”让我联想到黑暗的房间中,一个人背对着门,试图隐藏自己的表情。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压抑的音乐相关联,如某些古典音乐中的慢板乐章。
在英语中,“掩抑”可以对应为“suppress”或“conceal”。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掩抑的态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概念是相似的,即控制和隐藏。
通过对“掩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涉及语言的表达,还触及了情感、文化和心理的多个层面。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掩抑”,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抑】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抑之欲其奥。
【组词】
抑按、 抑首、 抑搔、 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