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03:44
市貌: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城市的面貌,即城市的外观、形象和整体布局。它通常指的是城市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公共设施、绿化情况等综合体现城市特色的视觉元素。
市貌这个词由“市”和“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市”指的是市场或城市,而“貌”指的是外观或面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城市的外观和形象。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市貌的重视程度不同。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市貌的保护和传承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在一些新兴城市,市貌的现代化和创新被看作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市貌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城市的繁华、喧嚣或是历史的厚重。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热爱或是对城市变迁的感慨。
在个人生活中,市貌可能与旅行经历相关,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某个城市的市貌而决定去那里旅游。
在诗歌中,市貌可以被用来象征城市的灵魂,如:
在这座城市的市貌中,
我看到了时间的痕迹,
古老的砖墙与现代的玻璃幕墙,
交织成一幅永恒的画卷。
结合图片,市貌可能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夜景、繁忙的街道或是宁静的公园。结合音乐,市貌可能让人联想到城市的节奏,如快节奏的音乐代表城市的活力,而慢节奏的音乐代表城市的宁静。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城市外观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cityscape”与“市貌”有相似的含义。
市貌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城市的物理外观,还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描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