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4: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4:53:08
流失:字面意思是指物质或人员从某一地方或组织中流出、散失或离开。基本含义可以指物质资源的减少,如水土流失,也可以指人员的离职或离开,如员工流失。
“流失”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构成“流”和“失”分别表示流动和失去,合起来即表示因流动而失去。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流失”来描述物质或人员的减少。
在**文化中,“流失”常与资源的保护和人才的培养相关联。社会对水土流失和人才流失的关注反映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流失”一词常带有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珍贵事物的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情感在描述时间、人才或资源的流失时尤为明显。
在个人经历中,“流失”可能与工作中的同事离职或朋友搬离有关,这种经历让人感受到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的变化。
在诗歌中,“流失”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无情:
岁月如流,无声无息, 流失的不仅是时光, 还有那曾经的梦想。
视觉上,“流失”可以联想到河流中水流的不断流动,或是沙漏中沙子的缓缓下落。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流的声音或是时间流逝的滴答声。
在英语中,“流失”可以对应为“loss”或“attrition”,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customer loss”对应“客户流失”,“employee attrition”对应“员工流失”。
“流失”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和人员的减少,还蕴含了时间流逝和资源消耗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流失”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损失和变化的情感和概念。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