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4:13
“日陵月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不断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日陵月替”常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如在古诗中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变迁或个人经历时,可以用来强调时间的推移。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历史**的更迭。
同义词:
反义词:
“日陵月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体出处不详,但其含义与古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相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
在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和对变化的接受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它让我联想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渺小和无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与朋友讨论人生规划时使用过这个成语,强调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性,鼓励大家珍惜当下,积极规划未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日陵月替,星移物换,
岁月无声,梦回故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日落、月升月沉的画面,传达时间的流逝。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旋律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德彪西的《月光》,来增强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ime flies”或“The wheel of time”,都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概念。
“日陵月替”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普遍主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传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变化的接受。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珍惜时间,也更加理解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替】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替。-竝,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替孟明。 、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 、 《诗·大雅·召》-胡不自替。 、 《国语·楚语》-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 《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组词】
久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