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29:38
博取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努力或手段获取或赢得某物。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或行为来获得他人的好感、支持或利益。
博取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博取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博”和“取”两个字组成。“博”字有广泛、丰富之意,“取”字则表示获取。在古代汉语中,博取常用于描述通过广泛的知识或技能来获取某种利益或地位。
在**文化中,博取常与智慧和策略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在社会背景中,博取也常用于描述政治或商业活动中的策略行为。
博取 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强调通过努力和智慧来实现目标。然而,它也可能带有一些负面的联想,如过于功利或不择手段。
在个人生活中,博取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在工作中通过优秀的表现博取晋升机会,或在社交场合中通过幽默和智慧博取朋友的好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博取融入到描述人物通过智慧和勇气赢得爱情的场景中:
她以温柔的言辞,博取了他的心, 如春风拂过,花开满园。
博取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广阔的草原上,通过智慧和策略,最终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支持。音乐上,可以联想到一首充满希望和动力的旋律。
在英语中,博取 可以对应到词汇如 win over 或 gain favor,都强调通过某种方式赢得他人的好感或支持。
博取 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情境。它不仅强调了通过努力和智慧来实现目标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应注意方式和手段的合理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博取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1.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