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1: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1:08:02
杂器: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各种杂项的器具或物品,它们不属于特定的类别,而是混合了多种用途或来源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杂器可能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小工具、装饰品、古董、或者是一些功能不明确的物品。
杂器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杂”和“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属于官方或正式场合使用的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各种非主流或不常见的物品。
在**文化中,杂器可能与收藏文化有关,许多人喜欢收集各种看似无用的物品,这些物品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此外,杂器也可能与节俭和资源再利用的传统价值观相联系。
杂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旧时光、怀旧情绪,或者是某种对不完美事物的欣赏。它可能唤起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或者是对物品背后故事的好奇。
在个人生活中,杂器可能是一个家庭传承的物品,比如祖母的旧首饰盒,或者是父亲的老式相机,这些物品虽然不常用,但在家庭成员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诗歌中,杂器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这杂器堆中, 每一件都藏着一段故事, 如同人生的碎片, 拼凑成一幅多彩的画。
杂器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各种物品的旧货店,那里充满了灰尘和岁月的痕迹,每一件物品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junk”或“knick-knack”,它们通常指的是无用或不值钱的小物品,但在某些文化中,这些物品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情感价值。
杂器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涵盖了物品的多功能性和文化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通过对杂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物品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联系。
1.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