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2:27
副热带(Subtropical)是指位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气候带。这个词汇由“sub-”(在...之下)和“tropical”(热带的)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接近热带的地区。副热带地区通常具有温暖或炎热的夏季和温和的冬季,气候介于热带的全年高温和温带的四季分明之间。
“副热带”一词源于拉丁语“sub”(在...之下)和希腊语“tropikos”(转向),后者又源自“tropos”(转动)。这个词在19世纪中叶被引入英语,用来描述那些气候特征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地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副热带地区可能因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特征而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某些副热带地区可能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热点。
副热带可能让人联想到炎热、阳光、海滩、热带水果和异国情调的植物。这种气候条件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如高温、湿度、飓风等自然灾害。
个人经历中,副热带可能与旅行经历相关,比如在副热带地区的海滩度假,或者在副热带城市的生活体验。
在诗歌中,副热带可以用来描绘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
在副热带的阳光下, 椰树摇曳,海风轻拂, 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 一幅热带的画卷缓缓展开。
副热带可能让人联想到热带水果的鲜艳色彩、热带鸟类的鸣叫声、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以及热带植物的独特形态。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副热带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即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气候带。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副热带被称为“subtropical”,在法语中被称为“subtropical”。
副热带是一个描述特定气候带的词汇,它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和生态特征,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和文化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副热带这个词汇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一个有趣且有用的工具。
1.
【副】
(形声。从刀,畐(fú)声。(pì)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相称,符合。
【引证】
李固《遗黄琼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组词】
名副其实;副顺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