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9:28
武汉市: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汉市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并而成,因此也被称为“江城”。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武汉市常常被描绘为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如老舍的《茶馆》中提到的汉口。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武汉常常与热干面、黄鹤楼等地方特色联系在一起。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等领域,武汉市的研究重点可能包括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
同义词:江城(武汉的别称)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城市名称对比,如北京、上海。
武汉市的名字来源于其历史上的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这三个地方在历史上各自发展,直到20世纪初合并成为武汉市。
武汉市在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此外,武汉也是重要的教育中心,拥有多所知名大学。
武汉市给人以坚韧和活力的印象,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民的团结和坚韧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尊重。
个人经历中,武汉可能与旅行、学或工作经历相关,例如在武汉大学的学经历,或是品尝武汉特色小吃如热干面的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将武汉市的美景和文化融入其中:
江城武汉,三镇合一,
黄鹤楼上,望长江水。
樱花树下,学子吟诗,
热干面香,飘满街市。
视觉联想:武汉的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 听觉联想:武汉的方言、长江的涛声、市井的喧嚣声等都能唤起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武汉市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如英语中为Wuhan,日语中为ウーハン。
武汉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和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学*和了解武汉市,对于理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