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30:34
怏怏不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心中不满,郁郁不乐的样子。其中,“怏怏”表示不高兴、不满意的样子,“不平”则指心中的不满或不平之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快或不满,但又无法或不愿意直接表达出来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怏怏不平 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他们遭遇挫折或不公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情绪状态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反应。
同义词: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心怀不满 反义词:心满意足、欢天喜地、兴高采烈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情绪状态时各有细微差别,但都与怏怏不平 在情感上有直接的关联。
怏怏不平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怏怏不平** 反映了人们对不公和不平的敏感性,以及对内心情绪的细腻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在强调和谐与内敛的文化背景下尤为重要。
怏怏不平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深沉的忧郁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它提醒我,有时候人们内心的不满和痛苦并不总是能通过言语来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一个项目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而感到怏怏不平。尽管我知道努力了,但那种未能达到目标的挫败感让我难以释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怏怏不平心,如夜深沉寂。 未言愁苦意,已在眉间聚。
怏怏不平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带忧郁的表情,背景音乐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ullen" 或 "discontented",但这些词汇在情感强度和具体含义上与怏怏不平 有所不同。
怏怏不平 这个词汇在描述复杂情绪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不满和忧郁,还暗示了一种内敛和克制。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感受。
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司马迁]甥杨恽以口语坐废。其友人孙会宗与书,戒以大臣废退、阖门皇惧之意。恽报书,委曲敷叙,其~之气宛然有外祖风致。
1.
【怏】
(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怏,心不服也。
2.
【怏】
(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duì)也”。本义: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怏,心不服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