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7:13
词汇“[毓养]”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具有一定的文雅和专业性。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毓养”进行深入分析。
“毓养”的字面意思是生育和养育,通常用来描述对生物(尤其是人类或动物)的生育、成长和培养过程。它强调了从出生到成长的全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养育。
“毓”字古已有之,意为生育、养育,如《诗经》中有“毓我子孙”的句子。“养”字则更为常见,意为供养、培养。两者结合,形成了“毓养”这一词汇,强调了生育和养育的双重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毓养”强调了对后代的重视和培养,与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和“教化”理念相契合。
“毓养”一词给人以温馨、关怀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的深远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谈论家庭教育、育儿经验时使用“毓养”这一词汇,强调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毓养”来描绘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成长环境,如:“在爱的毓养下,幼苗茁壮成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父母在细心照顾孩子;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营造出温馨和关怀的氛围。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nurture”和“raise”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毓养”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毓】
生育,养育。
【引证】
、 《广雅》-毓,长也,稚也。 、 《周礼·大司徒》-以毓草木。 、 《周礼·太宰》-园圃毓草木。 、 《汉书·五行志》-则孕毓根核。 、 班固《东都赋》-丰圃草以毓兽。
孕育。
【引证】
《国语》-黩则生怨,怨则毓灾。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