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00
战械(zhàn xiè)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用于战争或军事冲突的器械或装备。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战”(战争)和“械”(器械),合起来即指战争中使用的器械。
战械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战”和“械”两个字组成,历史上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描述军事装备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战械的含义也逐渐扩展到包括各种高科技军事装备。
在军事文化中,战械是力量和技术的象征,反映了人类对战争技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在和平社会背景下,战械也常常被用来警示战争的破坏性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械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冷酷和力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同时,它也可能激发对科技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战械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军事历史、科技发展或战争电影时,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
在诗歌中,战械可以被用来象征冲突和挑战,如:
钢铁的战械在夜幕下沉默, 等待着黎明的号角, 战士的心跳与机械的节奏, 在战场上交织成命运的旋律。
战械可能让人联想到冷硬的金属、沉重的机械声和战争电影中的爆炸声,视觉上可能是坦克、飞机或枪械的图像。
在不同语言中,战械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战争中使用的器械——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war machine”或“military equipment”。
战械这个词汇在描述军事装备和战争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军事发展,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对战争形态的影响。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专业词汇对于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知识是必要的。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械】
(形声。从木,戒声。本义: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械,桎梏也。 、 《通俗文》-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 、 《后汉书·吴传》注-在手曰械。 、 《汉书·娄敬传》-械系敬广武。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三缢加别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地上刑械。
【组词】
械送、 械索、 械节、 械解、 械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