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5:40
“好离好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友好地分开,散去。基本含义是指双方在结束某种关系或合作时,能够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分手,没有争吵和怨恨。
“好离好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描述和平分手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好离好散”体现了这种和谐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倡导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平和、理性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成熟和理智的处理方式。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分离时,应保持冷静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对朋友在分手时选择了“好离好散”,他们的成熟处理方式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敬佩,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离好散”融入到描述自然界和谐分离的场景中,如:
春风拂过,花瓣好离好散,
各自飘零,却不失优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秋天树叶缓缓飘落的画面,传达出“好离好散”的意境。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平和与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rting ways amicably”或“going separate ways peacefully”,都强调了和平分手的概念。
“好离好散”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分离时保持理性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沟通的艺术。
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她决定与他~。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