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8:42
词汇“[夭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上解释其含义。夭通常指早死或未成年而死,郁则常指忧郁、沉闷。结合起来,“夭郁”可能指的是因早逝或不幸而带来的忧郁和沉闷。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一种悲伤、沉重的氛围或人物的内心状态。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同义词:悲郁、哀伤、沉郁 反义词:欢乐、明朗、活泼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追溯。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一个非常规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夭郁”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或生活态度,尤其是在强调生死观和人生哲学的文学作品中。
“夭郁”可能让人联想到悲伤、失落和沉重。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性的思考。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表达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夭郁”来创造一种悲伤的氛围: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夭郁花落无人看。
“夭郁”可能让人联想到暗色调的画面和悲伤的音乐旋律,如低沉的大提琴声或阴雨天的景象。
由于“夭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夭郁”作为一个非常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氛围。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郁】
郁夷。
【引证】
《说文》-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