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34
嘱付(zhǔ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托付、嘱托或交代某人做某事。它强调的是一种信任和责任的传递,通常涉及重要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嘱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嘱”意为嘱咐,“付”意为交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达一种正式或重要的托付行为。
在**文化中,“嘱付”常常与家族责任、忠诚和信任紧密相关。它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对长辈和权威的尊重,以及对承诺和责任的重视。
“嘱付”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责任和承诺。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一种被信任和被依赖的自豪感,也可能带来压力和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被长辈嘱付照顾年幼的弟妹,这种嘱付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同时也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成熟度。
在诗歌中,“嘱付”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我将心事嘱付给夜风, 希望它能带到远方的你耳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将手中的信物交给年轻的继承人,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而庄重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传承和责任的氛围。
在英语中,“嘱付”可以对应为“entrust”或“commit”,虽然意思相近,但“嘱付”更强调情感和责任的传递,而英语词汇可能更侧重于行动和结果。
“嘱付”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精髓和文化背景。
1.
【嘱】
(形声。从口,属声。本义:嘱托,叮嘱)。
同本义。
【引证】
晋·干宝《搜神记》-去时嘱我。 、 《聊斋志异·促织》-嘱学使俾入邑庠。(嘱咐考试官让成名进县学学习。学使,提督学政即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俾,使。邑庠,县学,庠,学校。)
【组词】
嘱板
2.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