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6:38
昌言无忌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它强调在表达意见或批评时,不畏权威,不避讳敏感话题,坦率直言,无所保留。
在文学作品中,昌言无忌 常用来形容那些敢于揭露社会弊端、批判不公的文人或角色。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日常交流中直率、不拐弯抹角的性格。在专业领域,如新闻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勇于报道真相、不畏强权的记者或评论员。
同义词:直言不讳、坦率、直率、直言无隐 反义词:含糊其辞、拐弯抹角、讳莫如深、避重就轻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语境的适用性,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那些避免直接表达、含糊或回避问题的态度。
昌言无忌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君子应当直言进谏,不畏权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那些敢于直言、不畏权威的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昌言无忌** 常与忠诚、正直等美德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赞扬那些在公共领域勇于发声、坚持真理的人。
昌言无忌 这个词汇给人以勇敢、正直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原则、勇于挑战权威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昌言无忌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虽然有时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他的直率和真诚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沉默的夜里,他昌言无忌, 揭开黑暗的面纱,让真理闪耀。”
昌言无忌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表情坚定的演讲者,或是电影中那些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律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peak one's mind without fear" 或 "boldly speak the tru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昌言无忌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意见时更加勇敢和直接。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坦率直言,不畏权威。
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主张变更国体,~。
1.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昌,美言也。 、 《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组词】
昌言、 昌教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