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09: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9:44:51
“散散的”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分布不集中、不整齐、不紧密。字面意思是指分散、零散的状态。
“散散的”源自汉语中的“散”,意为分散、散开。随着语言的发展,“散散的”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不集中的状态。
在**文化中,整齐有序往往被视为美德,而“散散的”则可能被视为不够严谨或不够认真。然而,在某些艺术表达中,散散的状态也可能被用来表现自然、随意的美。
“散散的”可能让人联想到轻松、随意的氛围,也可能让人感到无序和混乱。这种词汇的使用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取决于上下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散散的”来形容家里书桌上的文具摆放不整齐,或者形容朋友聚会时人们随意坐着的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散散地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散散分布的野花;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散漫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attered”或“dispersed”,它们在描述分布不集中的状态时与“散散的”有相似的含义。
“散散的”是一个描述性词汇,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不集中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生动和具体。通过对“散散的”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这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3.
【的】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鲜明的样子。
【引证】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