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8:04
大提琴是一种弦乐器,属于提琴家族的一员。它通常有四根弦,音域介于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之间,音色深沉、温暖,常用于独奏、室内乐、交响乐团以及各种音乐形式中。
在文学中,大提琴常被用来象征深沉的情感或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口语中,提及大提琴可能意味着谈论音乐、艺术或个人爱好。在专业音乐领域,大提琴是讨论乐器技巧、演奏方法和音乐理论时的重要话题。
同义词:低音提琴(音域更低,体积更大) 反义词:小提琴(音域更高,体积更小)
大提琴的英文“cello”源自意大利语“violoncello”,意为“小低音提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提琴的形状和制作材料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结构和演奏方式保持相对稳定。
大提琴在西方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古典音乐中。它不仅是交响乐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著名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和德沃夏克作品中的关键乐器。
大提琴的音色常让人联想到温暖、深沉和内省的情感。它能够表达复杂的情感层次,从悲伤到喜悦,从宁静到激情。
个人经历中,大提琴可能与某个特别的音乐会、音乐课程或与朋友一起演奏的时光相关联,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提琴的音色比喻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静静地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观看大提琴演奏的视频或图片,可以感受到其优雅的线条和深沉的音色,听觉上则能体验到其丰富的音色变化和情感表达。
在不同语言中,大提琴的名称和发音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乐器的功能和在音乐中的地位是相似的。
大提琴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情感和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大提琴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探索音乐的奥秘,丰富个人的艺术体验和表达能力。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3.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