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3:44
围嘴儿:围嘴儿是一种用于防止食物或液体弄脏衣服的小型布制或塑料制物品,通常用于婴儿或某些特殊需求的人群。它围绕在颈部,可以轻松地清洗和更换。
围嘴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围”和“嘴”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其功能和形状。在历史上,类似的防护用品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围嘴儿”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许多文化中,围嘴儿是婴儿护理的常见物品,象征着对婴儿的关爱和保护。在一些社会中,围嘴儿也可能被视为特殊需求人群的必需品,反映了社会对这些人群的关怀和支持。
围嘴儿通常与温馨、关怀和童真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或者对需要额外照顾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在个人生活中,围嘴儿可能是照顾婴儿时的必备物品。例如,当我在家里照顾我的小侄子时,总是确保他有干净的围嘴儿可用,以保持他的衣物整洁。
在诗歌中,围嘴儿可以被用来象征纯洁和无邪:
小小的围嘴儿, 环绕着天使的颈, 守护着纯真的笑颜。
围嘴儿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柔软、色彩鲜艳的布料,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婴儿的笑声或清洗围嘴儿时的流水声。
在不同文化中,围嘴儿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设计,但其基本功能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物品可能被称为“bib”。
围嘴儿是一个简单但实用的词汇,它在描述婴儿护理和特殊需求时非常有用。通过对围嘴儿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具体应用和文化意义。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些细节,以丰富我的词汇运用和理解。
1.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
2.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