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2:14
“惟我独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只有自己最为尊贵,强调个人自视甚高,不把他人放在眼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极端自大、自负,认为自己无人能及,具有贬义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惟我独尊”常用来描绘那些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角色,如某些历史小说中的暴君或**者。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负的人,或者在幽默的语境中自嘲。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某些人格特质或社会现象。
“惟我独尊”这个成语源自**经典,原意是指佛陀的尊贵和独一无二。后来,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演变,用来形容人的自大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惟我独尊”这种自大的态度是不被推崇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团队精神、自我中心的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难以合作、自我膨胀的人。在表达中,我会避免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他人,除非是在严肃的批评语境中。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经常表现出“惟我独尊”的态度。这种行为最终影响了团队的和谐,也让他自己在同事中的形象受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他如孤岛般‘惟我独尊’,却不知孤独的海洋已悄然包围。”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种傲慢、不容置疑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preme arrogance”或“self-import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惟我独尊”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自大态度的词汇,也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的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29岁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放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的修行终于得道,创立了佛教。佛经里说他从右肋出生,能立即走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你不要有~的念头。
1.
【惟】
(形声。从心,隹(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惟,凡思也。 、 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 、 《汉书·张良传》-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
【组词】
惟思、 惟度、 惟念
2.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引证】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 、 《易·观卦》-观我生。 、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3.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4.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