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15
射弹: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通过发射装置(如枪械、炮弹、弓箭等)投射出去的物体,目的是为了攻击、防御或其他特定目的。射弹可以是子弹、炮弹、箭矢等。
射弹一词源于古代军事术语,随着火药的发明和武器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和精确。在现代,射弹的概念不仅限于军事用途,也扩展到体育(如射箭)和娱乐(如弹弓)等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中,射弹往往与战争、狩猎和竞技等社会活动相关。例如,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军事和狩猎工具,射弹的使用体现了社会的军事技术和狩猎文化。
射弹往往让人联想到力量、速度和危险。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可能激发对精准和技术的赞叹。
在个人生活中,射弹的概念可能与射击**相关,如参加射击比赛或狩猎活动。这些经历可能加深了对射弹技术和安全性的理解。
在诗歌中,射弹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情感的强烈:
“岁月如射弹,无声无息穿透心房。”
射弹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高速飞行的子弹、爆炸的炮弹等。听觉上,射弹可能与枪声、爆炸声等声音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射弹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projectile”与中文的“射弹”在概念上是等同的。
射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军事和工程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扮演着角色。了解射弹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