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6:52
图式(Schema)是一个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术语,指的是个体在长期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结构,用以组织和解释新信息。图式帮助我们理解世界,预测**,并指导我们的行为。它是一种认知框架,包含了我们对某个主题或情境的预期、知识和经验。
在文学中,图式可以指代作者构建故事世界的框架或结构,如情节图式、角色图式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谈论“心理图式”来描述某人对特定事物的看法或偏见。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图式用于解释学*过程和知识组织。
同义词:框架(Framework)、模式(Pattern)、结构(Structure) 反义词:无序(Disorder)、随机(Randomness)
同义词中,“框架”强调的是一个支撑性的结构,而“模式”则更多指代重复出现的类型或形式。反义词则强调了图式的有序性和组织性。
图式一词源自希腊语“σχήμα”(schēma),意为“形式”或“形状”。在19世纪被引入心理学领域,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广泛应用于认知发展理论中,用以描述儿童如何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和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
在社会心理学中,图式被用来解释人们如何基于社会和文化背景形成对他人和**的看法。例如,性别图式影响了我们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和行为。
图式可能引发对认知结构和知识组织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反思。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学*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个体如何适应和改变。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图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以适应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学*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图式来比喻人类思维的结构和复杂性:
“思维的图式,编织着知识的网, 捕捉着思想的飞鸟,在认知的天空翱翔。”
图式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网络图或思维导图,这些视觉工具帮助我们组织和理解信息。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有序的旋律或节奏相联系,象征着认知的有序性和节奏。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图式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即认知结构和知识组织——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东亚文化中,图式可能与“道”(Dao)的概念相联系,强调自然和谐与内在秩序。
图式是一个强大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还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图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学,因为它涉及到如何组织和传递信息。通过深入学*图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过程,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
1.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
2.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