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0:31
词汇“推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标准词典中可能找不到明确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推”通常指推动或拒绝,“逐”则有追赶或驱逐的含义。结合起来,“推逐”可能意味着推动某人离开或驱逐某人。
由于“推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强烈的、迫使性的离开行为,如在描述战争、政治迫害或社会冲突的场景中。
由于“推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词汇“推”和“逐”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个特定的动作或行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推逐”可能与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的群体有关,如难民、流亡者等。
“推逐”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悲伤、无助或愤怒,因为它涉及到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社区。
由于“推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推逐”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或场景:
在风暴的怒吼中,
家园被无情推逐,
流浪者的脚步,
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背景是破败的房屋和混乱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嘈杂的人声和混乱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推逐”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force out”或“expel”。
“推逐”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精确地描述一种强烈的、迫使性的离开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