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3:16
词汇“天烛”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隐喻意义来分析。
“天烛”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上的蜡烛”,通常不用于日常语言中,可能是一个文学性的表达,用来形容某种高耸入云、光芒四射的物体或景象,类似于“天灯”或“天火”。
在文学作品中,“天烛”可能被用来形容壮丽的自然景观,如火山喷发、极光等,或者比喻性地描述某种神圣的、超自然的光芒。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认知。
由于“天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天”和“烛”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化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中,“天烛”可能被用来象征神圣的光芒或指引,但在大多数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并不具有特定的意义。
“天烛”可能给人带来神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超自然的力量或宇宙的奥秘。
由于“天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天烛”来描绘一个神秘的夜晚,星星如同天上的蜡烛,照亮了旅人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空中星星闪烁的画面,星星如同天上的蜡烛;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宁静的夜晚音乐,让人联想到天烛的景象。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天烛”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普遍认知的词汇。
“天烛”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被用来创造独特的意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