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7:55
词汇“清疏”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清疏”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清晰而疏朗”,其中“清”指的是清晰、明了,而“疏”则有疏朗、不拥挤的含义。结合起来,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状态清晰、布局或结构不拥挤,给人以清爽、开阔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清疏”可能用来形容景物的布局,如“园林设计清疏有致”,或者形容文字的表达,如“文笔清疏,意境深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书法艺术等,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形容作品的风格。
由于“清疏”不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资料不多。它可能是由“清”和“疏”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一种特定的状态或风格。
在**传统文化中,“清疏”可能与追求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有关,如在园林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或在书法艺术中追求笔墨的流畅与空间的利用。
“清疏”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空气、开阔的视野或是简洁的设计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评价一本书的布局、一个房间的装饰或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时使用“清疏”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疏月下影,疏影横斜水清浅。”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几棵树疏疏落落地分布,天空清晰可见。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清疏”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清疏”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清晰、不拥挤状态的方式,对于理解和表达某些特定的美学或生活态度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