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6:49
带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某种力量或影响力使其他事物随之**或发展。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引导、激励或示范作用,促使他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或进步。
“带动”一词在中文中由“带”和“动”两个字组成。其中,“带”原指携带或引导,“动”指或变化。随着语言的发展,“带动”逐渐被用来描述通过引导或激励使事物或发展的行为。
在**文化中,“带动”常与领导力、榜样作用和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榜样往往被期望能够带动团队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带动”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领导力、激励和进步,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过一个团队领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态度带动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这种带动作用对团队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带动”融入到描述自然景象的诗句中,如“春风带动了柳枝的轻舞,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领导者在台上演讲,台下人群被其话语带动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演讲或音乐,如交响乐中某个乐器的独奏带动了整个乐队的演奏。
在英语中,“带动”可以对应为“drive”或“lead”,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通过对“带动”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发展、团队管理还是社会进步中,“带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词汇,更是行动和影响力的体现。
1.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