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51
词汇“和合四象”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因此它的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和合四象”中的“和合”通常指的是和谐、统一或结合的意思,而“四象”在**传统文化中指的是四种象征性的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们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象征着四季和四种基本元素。因此,“和合四象”可以理解为将这四种象征性的事物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和合四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或哲学语境中。例如,在风水学、道教或某些传统文化的讨论中,可能会提到这个概念,用以描述一种理想的状态或布局。
由于“和合四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和合”和“四象”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文化或哲学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四方和四象的概念与宇宙观、风水学和道教信仰有关。和合四象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空间布局或状态,以达到和谐与平衡。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哲学思想,给人一种深邃、和谐的感觉。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讨论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表达特定的观点或理念。
在创作中,可以将“和合四象”作为一个主题,用以构建一个充满和谐与平衡的世界观或故事背景。
结合**古代的绘画或雕塑作品,可以找到四象的形象,这些形象可以带来视觉上的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音乐或吟诵,传达出一种古老而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和合四象”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宇宙的和谐与平衡,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体现。
“和合四象”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体现了*人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虽然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1.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3.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4.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