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37
“烟霞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艺或古风的表达。从字面上理解,“烟霞”通常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山水间的朦胧美;“友”则是朋友的意思。因此,“烟霞友”可以理解为与烟霞为伴的朋友,或者是指那些喜欢山水、云雾之美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烟霞友”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隐逸山林、追求自然之美的高士或文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艺或古风语境中。在专业领域,如**画、诗歌创作中,可能会用到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特定的艺术追求或审美情趣。
同义词:山水友、云雾伴、隐士、高士 反义词:都市人、尘世客、俗世友
由于“烟霞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文人墨客在创作中根据“烟霞”这一自然景象和“友”这一人际关系概念结合而成的新词。
在**传统文化中,山水和云雾常被赋予超脱尘世的象征意义,因此“烟霞友”可能代表了追求精神自由和审美独立的一种生活态度。
这个词汇给人以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艺创作或表达个人审美追求时。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烟霞友,共我行,山水间,心自宁。”
结合**山水画中的云雾缭绕景象,或者古筝曲《高山流水》中的悠扬旋律,可以更好地体会“烟霞友”的意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追求自然和谐、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是普遍存在的。
“烟霞友”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追求和审美情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霞】
(形声。从雨,叚(xiá)声。本义:早晚的彩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霞,赤云气也。 、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 、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云霞掩映。
【组词】
霞举飞升、 云霞、 霞彩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引证】
南朝宋·鲍照《登庐山望石门》-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
【组词】
霞石、 霞帔
3.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