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16
日角(rì jiǎ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太阳的角度”或“日光的角度”。在古代汉语中,它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额头宽阔,如同日光照射的角度一样宽广,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日角可能被用来形容英雄或领袖的额头,象征其智慧和领导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气象学,日角可能指太阳的实际角度,用于描述太阳的位置或光线照射的角度。
日角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日”(太阳)和“角”(角度)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文学和象征性的描述,而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范围可能更加狭窄,主要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
在传统文化中,宽阔的额头被认为是智慧和福气的象征。因此,日角**这个词在描述人物时,往往带有正面的评价和期望。
日角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和宏伟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明、智慧和权威。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人物形象的正面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日角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时。例如,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来形容某位历史人物的特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日角照耀英雄路, 智慧光芒永不枯。
日角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出时的光芒,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日出时分的画面,阳光从地平线升起,照亮大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日角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宽阔的额头也可能被视为智慧的象征。
日角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象征意义,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有效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形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深度。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