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3:29
“桴木”一词在汉语中指的是小木桩或小木棍,通常用于支撑、搭建或作为工具的一部分。它来源于古代建筑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简单木制工具。
在文学中,“桴木”可能象征着简单、朴素或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物的简陋或不精致。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农业,它可能指具体的建筑材料或工具。
“桴木”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简单的木制工具或建筑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指代类似的物品。
在**传统文化中,桴木可能与农耕文明和简单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
“桴木”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朴素和自然。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和手工劳作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使用桴木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遮阳棚,这让我体会到了简单工具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桴木”:
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
桴木搭建的棚屋静静矗立,
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上,几根桴木搭建的简易棚屋,周围是忙碌的农民和欢快的鸟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ooden stake”或“wooden pole”,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用途和象征意义。
“桴木”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桴】
(形声。从木,孚(fú)声。本义:房屋的二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桴,栋名。 、 《尔雅·释宫》。注:“屋稳。”-栋谓之桴。 、 《字林》。按,凡五架屋,正中曰栋,亦曰阿,次曰俘,亦曰梁。-桴,极也。 、 何晏《景福殿赋》。注:“重栋也。”-重桴乃饰。 、 东汉·班固《西都赋》-荷栋柎而高骧。
【组词】
桴栋
2.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