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43:35
共命鸟:在**经典中,共命鸟(Gandharva)是一种神话生物,通常描述为两只鸟共享一个身体,但拥有各自独立的头部和意识。这种生物象征着共生、相互依赖和一体性。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共命鸟常被用来象征人与人之间深刻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在描述亲密关系或团队合作时。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共命鸟”来形容两个紧密相连、无法分离的人或事物。 专业领域:在生态学或生物学中,共命鸟的概念可以用来讨论共生关系或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性。
同义词:连体婴、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反义词:独立、分离、孤立
词源:共命鸟的概念源自经典,尤其是《阿弥陀经》中提到的“共命之鸟”。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象征着各种形式的共生和相互依赖。
在**文化中,共命鸟象征着和谐与一体性,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现代社会,这个概念也被用来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共命鸟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密,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深刻的联系和相互支持。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共命鸟”来形容我和我的密友之间的关系,我们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就像共命鸟一样紧密相连。
诗歌: 在生命的林间,共命鸟飞翔, 两颗心,一体,共享晨光。 彼此的呼吸,交织成歌, 在爱的旋律中,永不分离。
视觉:想象两只鸟共享一个身体,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听觉:可以想象一种和谐的音乐,两个不同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美妙的和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象征可以是“连体婴”(Siamese twins),但在意义上更侧重于物理上的连接,而共命鸟则更多强调精神和情感上的联系。
共命鸟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共生和相互依赖,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和相互支持。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鸟】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 一般指骂人的粗话。
【组词】
鸟乱、 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