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0:07
“假心假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表面上装出关心或友好的样子,实际上内心并不真诚。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虚伪,缺乏诚意。
“假心假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真诚与虚伪的长期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含义——对虚伪行为的批评——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被视为一种美德,而虚伪则受到批评。因此,“假心假意”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负面色彩,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真诚的人或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发负面情感,如厌恶、不信任和警惕。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识别和避免虚伪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面上友好但实际上并不真诚的人。通过识别他们的“假心假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
却掩不住内心的冰霜。
假心假意,虚伪的表象,
在真诚的世界里,无处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ypocritical”或“two-faced”,它们也用来形容人的虚伪行为。不同文化中对虚伪的批评和识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假心假意”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真诚的追求,也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她的~, 大家特别讨厌。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