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0:42
词汇“[劬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劬”和“学”。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劬”字的基本含义是勤劳、辛勤,而“学”字则指学、学问。因此,“劬学”可以理解为勤奋学或刻苦钻研的意思。
“劬”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勤劳、辛勤。随着时间的推移,“劬学”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勤奋学*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一直被视为美德,因此“劬学”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含义,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学*来提升自己。
“劬学”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不懈努力、追求知识的人,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鼓励我们要劬学,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劬学”:
晨曦微露,书声琅琅,
学子劬学,志在四方。
想象一个图书馆的场景,学生们埋头苦读,这种勤奋学*的画面可以与“劬学”这个词汇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ligent study”或“hardworking in learn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精神是相似的。
通过对“劬学”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勤奋学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在语言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激励着人们追求知识和进步。
1.
【劬】
慰劳,犒赏,送礼物给。
【引证】
《礼记》-食子者,三年而出,见于公宫则劬。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