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1:19
“林园”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种植有树木的园林或公园。它通常指的是一个规划良好、植被茂盛的区域,可能包括花园、步道、池塘等元素,旨在提供一个休闲和观赏的环境。
在文学中,“林园”常被用来描绘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营造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个有树木的公园或花园。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或城市规划,“林园”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植物配置和空间布局。
同义词中,“园林”更侧重于规划和设计,“公园”则更广泛地指代公共休闲区域,“花园”可能更小巧精致,“绿洲”则常用于比喻或形容在荒凉中的一点生机。
“林园”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人工美化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林园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单纯的自然景观到融入更多人文和生态考虑。
在**文化中,林园常与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相联系,象征着高雅和脱俗。在现代社会,林园则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林园”一词常带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以及与自然亲近的愉悦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林园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无论是晨练、散步还是与家人朋友聚会,林园都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林园静谧,鸟鸣如诗,心随风起。”
想象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园,鸟鸣声此起彼伏,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些都能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在英语中,“林园”可以对应为“arboretum”或“botanical garden”,虽然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植物的科学分类和研究,但都体现了对植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视。
“林园”一词不仅代表了自然美景,也体现了人类对和谐共生环境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自然,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表达。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