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33
抚恤:字面意思是指对因公牺牲、伤残或因病去世的人员及其家属给予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基本含义是对遭受不幸的人或其家属进行安抚和补偿。
抚恤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对战死士兵家属的安抚和补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对各种不幸**受害者的帮助和支持。
在**文化中,抚恤体现了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它不仅是对个人的物质帮助,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体现。
抚恤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社会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
在个人生活中,抚恤可能体现在对亲友不幸遭遇的关心和支持,或是参与社区的慰问活动。
在诗歌中,抚恤可以被用来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和支持:
抚恤之手,温暖如春, 抚平伤痛,慰藉心灵。
抚恤可能让人联想到慰问金、鲜花和慰问信,以及慰问时的温馨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抚恤的具体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对不幸者的关怀和支持。
抚恤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责任和同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抚恤这一词汇,有助于传达深刻的情感和社会价值观。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