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9:19
词汇“句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基本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语境。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句望”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是指对句子的期望或对句子所表达内容的期待。然而,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
由于“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表达对某段文字或诗句的深切期待或解读。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出现。
由于“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较为牵强:
同义词:期待、期望、盼望 反义词:失望、绝望
由于“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由“句”(句子)和“望”(期望)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对句子的期待。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句望”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文学作品或文字的深切期待和解读。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句望”可能带有一种对文字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让人联想到对文学作品的深切期待和对知识的追求。
由于“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句望”融入,表达对文字的深切期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读者在阅读时,眼中闪烁着对文字的期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旋律。
由于“句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句望”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较为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较为罕见。通过对“句望”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语言的复杂性。
1.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