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8:13
词汇“墙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通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墙藩”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墙藩”字面意思是指围墙和篱笆,用来比喻国家的边防或屏障。在古代,墙藩也指代城墙和城外的防御设施,用以保护城市免受外敌侵扰。
在文学作品中,“墙藩”常用来象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或者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老。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可能会提及“墙藩”来描述古代城市的防御结构。
“墙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墙”指的是围墙,“藩”则有篱笆或屏障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城墙”或“防御工事”等词汇。
在**古代,墙藩是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和建筑技术水平。墙藩的存在也象征着国家的安全和秩序。
提到“墙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争、防御和保护,以及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由于“墙藩”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历史或阅读古文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城市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墙藩”来增添历史的氛围:
古城墙藩,岁月悠悠,
战火洗礼,依旧坚厚。
守护家园,千年不朽,
历史的见证,静默守候。
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墙,石块斑驳,风化严重,但依旧坚固。这种景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号角声、战鼓声,以及城墙下士兵的呐喊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防御结构也有各自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如欧洲的城堡和城墙,它们在文学和历史中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墙藩”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城市防御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文学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藩】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藩,屏也。 、 《广雅·释室》-藩,篱也。 、 《易·大壮卦》-羝羊触藩。 、 《左传·哀公十二年》-吴人藩卫侯之舍。 、 《后汉书·杨震传》-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
【组词】
藩屏、 藩柴、 藩架、 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