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2:17
捎带脚儿 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京话中使用,意思是顺便、顺带的意思。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做某件事情的同时,顺便做另一件相关或不相关的事情。
在口语中,捎带脚儿 常用于日常对话,表示一种轻松、随意的态度。例如,当某人去买菜时,可能会说:“我捎带脚儿去看看有没有新到的水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日常生活习惯或性格特点。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用语。
同义词:顺便、顺带、附带 反义词:特意、专门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有所不同,捎带脚儿 更强调的是一种不经意间的、顺便的行为,而“特意”则强调了行为的特意性和目的性。
捎带脚儿 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捎带”和“脚儿”两个词组合而成,前者表示顺便携带,后者在方言中可能表示一种轻松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北京话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北京文化中,捎带脚儿 反映了北京人随和、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北京话的特色,也反映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捎带脚儿 给人一种轻松、随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刻意安排,自然而然地完成多件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捎带脚儿 这个词来描述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顺便完成另一件事情。例如,当我去图书馆借书时,我会捎带脚儿去咖啡店买一杯咖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光微露,我捎带脚儿 走过小巷,拾起昨夜的梦 轻轻放入口袋,继续前行
捎带脚儿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轻松的步伐和随意的姿态。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悠闲地走在街上,手里拿着一些东西,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在听觉上,可以想象轻松的背景音乐,伴随着脚步声。
在英语中,捎带脚儿 可以对应到“while you're at it”或“by the way”这样的表达,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表达了在做某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的意思。
捎带脚儿 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北京话的特色,也反映了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在学习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方言词汇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词汇让我在表达时更加灵活,也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
1.
【捎】
扇打。
【引证】
《红楼梦》-这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了一翅膀。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